氤氲岷江畔,古今罗平集。
依地理位置看,罗平古镇偏安一隅,似乎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。在现如今,还有什么可忆、可期之景?还有哪些可赏、可食之物?带着种种疑问,记者日前深入当地走访,在试图揭开古镇神秘面纱的同时,深度还原当地在保护与开发工作中的不懈努力和尝试。
过去
厚重的人文历史
赋予这片土地绝佳的实景资源
罗平古镇,滨临岷江,曾是河东第一大集镇也是旧时的水陆码头。清朝以前,原名罗汉场,因场镇有罗汉寺而得名。清初,常年遭水患,为祈求太平,更名为太平场。
1985年,“罗汉”“太平”各取一字,改为罗平镇。2005年,划入永寿镇,更名为罗平社区。2020年,张槽村并入,沿用“罗平社区”。
迄今,传统古镇六街三巷布局完整。主街兴隆街、解放街、正街仍保留原汁原味的生活业态。
,,欧博allbet注册(www.aLLbetgame.us)是欧博集团的官方网站。欧博官网开放Allbet注册、Allbe代理、Allbet电脑客户端、Allbet手机版下载等业务。
岁末的一天不赶场,药王庙前、黄葛树下的吕老汉照样认真整理着自己的竹编物件,一只只做工精细的箢篼叠放整齐,摆在铺面口,静候青睐它们的主顾。
“千锤百炼、趁热打铁!先把一块普材做成弯刀的式样,然后放在炉子里去烧红,再经机器捶打和手把定型。”祖辈打铁,今年69岁的郭建华在罗平古镇打铁50余年,至今不倦,始终坚信“幸福靠双手来创造”。
临江的这边,小小豆花饭馆飘出的浓浓石磨豆花香味,顺着河风飘远……
所有这些场景,让人的思绪仿佛瞬间回到了儿时甚至更为久远的年代。
在罗平古镇,无论时光如何流逝,枝繁叶茂的古树名木总是静静地守护在一旁。上了岁数的老人们讲,这些古树名木历史悠久,树龄最小的都有250年。其中,位于马家大院的古罗汉松距今520年,属一级保护植物。
药王庙外有株古榕树,树冠高达10多米,直冲云天。据说,明朝时期,罗汉场有秀才进京考学,临行前在此种下此树,后中得状元在朝廷任职。因而,人们常年拜祭此树,祈求考学成功、健康平安。
老物件不止这些。这里,有清代建筑105个,以木结构为主;民国时期建筑43处,以砖木结构为主。其中,铁匠大院、马家大院、李家大院都是清代建筑的典型代表;解放前后建筑71处。目前,已挂牌“眉山市历史建筑”的房屋有5处,正在申报挂牌历史建筑的有14处。
罗平古镇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,包括宗教文化、非遗文化、码头文化以及赶集文化。
评论列表 (7条)
2022-02-09 00:06:12
赞你一万年